以下文章來源于新營養 ,作者營養創新探索進化
在國家的倡導下和疫情背景下,健康合理膳食,成為消費者飲食關注的重點, “低糖”已然成為當代健康飲食的重要特征之一。
消費者在選購飲料、酸奶、烘焙食品、零食、巧克力等糖果,甚至咸味食品和醬料的過程中,更加執著選擇“無糖”“低糖”標簽的產品。與傳統產品相比,它們添加了不同的甜味劑來取代蔗糖,既不會給身體帶來過多的熱量“負擔”,同樣也在消費者心理上減輕吃喝的“罪惡感”。
飲料: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發布《2021飲料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過去3年無糖飲料大行其道,消費規模增長顯著。人們正在尋找含糖量更低的飲料,飲料消費也由傳統的含糖碳酸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轉向“0糖”飲料。公開資料表明,我國“0糖”飲料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16.6億增長到2020年達到117.8億,年復合增長率達38.69%。代糖既維持了無糖“0卡0脂0能量”,同時保留了口味特征,滿足消費者對于口感的追求,其關注熱度逐步攀升,也慢慢滲透于各大飲料品類,包含針對體重管理的固體飲料以及代餐粉產品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健康選擇。
烘焙產品:很多消費者熱衷的烘焙產品,自帶高油脂、高糖、高碳水的特點,經常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歐睿數據顯示,中國在2016年之后已經是除美國之外的全球第二烘焙市場,2020年中國烘焙市場的規模約達到了2567億元。注重養生與健康的消費者對無糖食品的訴求,也完全復制粘貼到烘焙產品上。越來越多的烘焙品牌在產品中主打“低糖低脂”理念,通過代糖和其他食品配料共同作用替代蔗糖,正在被廣大食品企業、科研者用于開發新型健康的烘焙產品。
糖果巧克力、咸味食品及醬料等多品類齊發力,爭奪減糖市場:然而生活中的含糖食品遠遠不止飲料,減糖風潮席卷的“疆土”也遠比我們想象的遼闊。
甜味劑的選擇,天然成為未來的趨勢
從19世紀糖精鈉的誕生,到更多合成甜味劑的發明;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于人工合成甜味劑的風味缺陷和安全性的不斷質疑;而后,更加符合健康消費的天然甜味劑崛起,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食品與飲料。Valuates Reports預測,到2026年,全球天然甜味劑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224.9億美元增長到到279.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7%。
早在創立之初就已經敏銳洞察到“天然”價值的瑞芬生物,在天然甜味劑方興未艾之時就已經開始蓄積力量打造天然代糖的優勢,現已具備卓越的研發能力和成熟的生產基地。無論是廣泛使用的甜菊糖苷,還是備受追捧的赤蘚糖醇,乃至代表未來天然甜味劑發展方向的阿洛酮糖,瑞芬生物都有涉獵。
同時,瑞芬生物始終在探索成分的創新?;谌鸱叶嗑S甜味模擬穩態模型,通過共結晶工藝,將赤蘚糖醇與協同增甜成分相互充分結合,形成“赤蘚糖醇Plus”產品,可實現1:1替代蔗糖。達到在零蔗糖添加的食品和飲料中高度模擬蔗糖到達口腔后的甜味變化及填充豐富的口感,但不帶入額外的熱量。一方面,協同成分能顯著提升味蕾對于赤蘚糖醇的甜味感知;同時通過共結晶技術,可以使甜感更飽滿平衡,更充分釋放。
通過來源天然的甜味劑組合,多元品類還原蔗糖的甜感體驗
瑞芬生物多元品類定制「零蔗糖+」解決方案
瑞芬生物瞄準了多元化產品需求推出「零蔗糖+」解決方案,Refine Zero?天然甜味劑,Refine Natural?天然功能成分和Refine Nacolor?天然色素,復合應用于飲料、乳制品、烘焙等多元品類,希望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低熱量、健康、營養、功能化的甜蜜享受。
針對飲料產品,可以加入竹葉黃酮、蘋果多酚、巖藻多糖、桑葉、苦瓜、青錢柳、金銀花、枇杷葉、綠咖啡等提取物給人們提供健康益處,結合飲料特性,提供天然紫、天然黃、天然紅,天然棕,天然綠等色彩方案。針對乳制品,可以搭配葡萄籽、針葉櫻桃、接骨木莓、桑葉、大麥幼苗等植物提取物。針對烘焙產品,添加聚葡萄糖、抗性糊精等膳食纖維,來調整腸道環境,中和烘焙產品的“油膩感”,開發區別于傳統烘焙的產品,例如曲奇等餅干類、吐司等面包類、糕點類等,獲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聲明
*文章中會充列示參考文獻,但因商業利益相關造成的不客觀可能依然存在,歡迎讀者多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
赤蘚Plus
聯系瑞芬生物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小口路66號東升科技園B-2號樓A203室
郵編:100192
聯系電話:010-82156001
Email:info@refinebiology.com
上海瑞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21-64265099
上海市徐匯區零陵路899號31E室
楊凌瑞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滁州瑞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區經濟開發區雷橋路2號